一、“经典工程”之简介
改建前的刘庄
改建前的汪庄
20世纪50年代,浙江建筑公司(浙建集团)第一工程处(浙江一建)承包了毛泽东来杭分别下榻过20余次的刘庄和汪庄的改建工程,因此杭州也被毛主席亲切地称为“第二故乡”。
改建后的刘庄(西湖国宾馆)
刘庄,最初是晚清时期富商的私家别墅,献给国家后,1954年被定为浙江省第一招待所,1959年,由浙江一建施工改建为接待毛泽东等国内外领导人的国宾馆,对外称5901工程。1986年,刘庄正式定名为“西湖国宾馆”,被誉为“西湖第一名园”。
改建后的汪庄(浙江西子宾馆)
1958年,汪庄由国家投资、浙江一建施工建造为投资用房,对外称5801工程。60年代以后,毛主席来杭,更多地居住在了汪庄。1979年,经浙江省委批准,逐步对外开放,始称“浙江西子宾馆”。
二、“经典工程”之建设
创新机具撬动建设先进生产力
在施工机械化水平低的年代,一建人就要做创造先进生产力的排头兵。50年代普遍采用手摇车打桩,每部手摇车需用30人,每班只能打桩8-9根,面对刘庄改建工程10天打桩700余根的紧迫任务,不寻求突破不行。
《浙江日报》报道一建人创制新机具
金荣根带头迎难而上,将几根旧管子焊成三足的桩架,四块钢锭焊成一个一吨多重的桩锤,再配上一部马达,一部出自工人之手的电动打桩机在工地面世,提高了2倍效率,节约下三分之二的劳力。为了使桩锤锤击时稳定、安全,又在桩架上装上一根滑杆,使桩锤始终沿着滑杆上下锤打。
不负“西湖第一名园”之盛名
省委省政府的政治任务压在肩头,一建人就要做每工必优、营造经典的建设者。刘庄由我国著名园林专家、建筑大师戴念慈先生设计,各方期望值高,政治意义深远。
刘庄一角
为打造精品工程,一建人用实干开启全员作战模式,用心用情处理建筑细节。建成后,庄内钱塘二十四景之一的“蕉石鸣琴”完好无损,康有为、吴昌硕诸多手题石刻依然如故。无论站在庭园的哪一处看都是一处佳景,无论站在宾馆内哪一扇窗户前透望都可见一幅清秀的山水画,一建人创造的经典建筑不负“西湖第一名园”之盛名。
点点滴滴求节约,角角落落挖潜力
在勤俭建国思想确立的新政权初期,一建人就要做听党话、跟党走的示范者。面对全省建筑业存在的建筑材料不足、浪费严重等突出问题,在汪庄改建过程中,浙江一建发动全体建设者,扎实开展增产节约运动,取得显著成绩。
汪庄一角
汪庄改建过程中,一建人从修旧利废中挖潜力。机工组同志修整重启了一台长期报废的拌灰机,不仅在突击施工中发挥了作用,而且回收台班费2,200元。工区有一台搁置多年的井点抽水机,经过修理,租给急需的外单位使用,回收台班费4,000多元。
匠心营造“西湖一景”
改建后的汪庄,园林面积比旧时扩大多倍,雷峰塔遗址、白云庵遗址全部圈入宾馆范围内,相继建主楼、配楼、连廊等建筑近2万平方米,另有1.7万平方米宽阔的草坪和雪松树丛,配置乔木、灌木9.3万多株。
汪庄“今蜷还琴楼”
汪庄吸取中西建筑的精华,与西湖山水相映成趣。园内的“今蜷还琴楼”中,珍藏着百余张古今名琴。因不设围墙,前来观赏“屏山菊展”的士绅名流络绎不绝,被当时报纸称为“西湖一景”。
三、“经典工程”之经典
毛泽东在刘庄主持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
《西湖新志》称:西湖得天下之独厚,刘庄占西湖风光之灵秀。自1953年至1975年,毛泽东曾先后27次入住刘庄,在此起草了共和国第一部宪法,签署了《中美联合公报》。
汪庄“主席楼”
60年代以后,毛主席来杭州,更多地居住在了当时已改称“浙江省人民招待所”的汪庄,一号楼被称为“主席楼”,门口的四立柱采用华表的造型元素,显得稳重又庄严。大门左右壁分别镌刻着毛主席的诗作《清平乐·会昌》和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。
刘庄、汪庄在西湖赏景佳位
在刘庄和汪庄秀美的山水间,不仅留下了伟人的身影,也留下了周恩来、邓小平、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巴金、沙孟海等文化巨匠的足迹,是浙江省进行政务活动的重要场所,更在新中国外交史上书写了动人华章。
刘庄(上)、汪庄(下)航拍
如今的刘庄和汪庄,不仅是江南园林建筑的重要代表,还是研究中国现代政治史的重要实物史料,均已被市政府列为历史建筑。
特别鸣谢: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、浙江日报报业集团
原创声明:其他平台如需转载,务必注明出处